市人大常委会:
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关于百色市全市与市本级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现在,2018年市本级决算已经汇编完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预算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市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常委会作2018年百色市本级财政决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查。
2018年,百色市各部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市经济增长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加快的良好态势。
一、2018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基本情况
2018年,市本级组织的财政收入24.73亿元,同比增收1.73亿元,增长7.53%,完成年初市人大通过全年财政收入预算24.48亿元的101.0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9.3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91%,同比减支3.57亿元,下降8.32%。
2018年,市本级财政总收入57.3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8亿元,转移性收入44.57亿元),市本级财政总支出56.9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34亿元,转移性支出17.58亿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0.43亿元,全部为结转下年继续使用的专款,净结余为零。
2018年,市本级基金预算总收入45.65亿元(其中:当年基金收入22.33亿元,上级补助收入抵减补助下级支出后结余-1.66亿元,债务(转贷)收入24.17亿元,上年结余0.81亿元),基金预算总支出44.63亿元(其中:当年基金预算支出21.74亿元、债务还本支出14.97亿元、调出资金7.92亿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1.02亿元。
2018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21.77亿元,(其中:当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3.83亿元,上年结余收入47.94亿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56.99亿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64.78亿元。
2018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2260万元(其中:当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199万元,上年结余6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686万元,调出资金1494万元,收支相抵,年终滚存结余80万元。
上述预算执行结果,市本级财政四本决算均实现了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
第一部分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情况
2018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7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7.20%,同比增收3669万元,增长2.96%。
1.税收收入完成6.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1.32%,同比增收3288万元,增长5.16%。其中:增值税完成2.41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8.01%,同比增收4464万元,增长22.75%;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803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1.79%,同比增收1047万元,增长14.98%;个人所得税收入完成443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5.35%,同比增收223万元,增长5.30%;车船税收入完成242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5.84%,同比增收42万元,增长1.76%;耕地占用税收入完成0万元,未能实现年初预期收入;契税收入完成766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7.72%,同比增收791万元,增长11.51%。
2.非税收入完成6.08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4.62%,同比增收381万元,增长0.63%。非税收入高于预算的主要原因:一是增值税的增长带动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增收;二是土地出让收益有所增长,计提的教育资金收入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收入随之增加;三是罚没收入及计提的公共租赁住房资金较上年有所增长。其中:专项收入完成1.43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6.77%,同比增收1475万元,增长11.46%;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1.87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2.92%,同比减收3523万元,下降15.84%;罚没收入完成992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0.46%,同比增收1354万元,增长15.79%;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完成760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6.27%,同比减收863万元,下降10.19%;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完成9314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64.85%,同比增收1987万元,增长27.12%。
(二)转移性收入决算情况
市本级转移性收入主要由上级补助收入、债务(转贷)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构成。
1.上级补助收入15.93亿元。其中:
(1)返还性收入1.87亿元,比上年增加59万元,增长0.32%,增加部分为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基数返还。
(2)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5.11亿元,比上年增加1.15亿元,增长29.08%。主要增减因素:①均衡性转移支付收入同比增加3629万元;②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转移支付收入同比减少5925万元;③基本养老保险和低保等转移支付收入同比增加901万元;④结算补助收入同比增加5521万元;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转移支付收入比上年增加1395万元;⑥固定数额补助比上年增加749万元;⑦其他一般转移支付收入同比增加4432万元。
(3)专项转移支付收入8.95亿元,比上年减少1.60亿元,下降15.15%,专款减少主要原因是:按照财政部工作要求,自治区逐步降低专项转移支付比重,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
2.债务(转贷)收入18.09亿元,比上年增加3.36亿元,主要是发行政府置换债券用于置换当年到期及未来到期的政府一般债务同比增加。
3.上年结余收入2.01亿元,为2017年结转至2018年继续使用的专款和债券结余资金。
4.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777万元,比上年减少4608万元,下降49.10%。
5.调入资金8.06亿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资金7.91亿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1494万元,弥补预算内资金的不足。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2018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3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91%,同比减支3.57亿元,下降8.32%,支出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上级下达的一般政府债券资金仅为1.12亿元,比2017年的8.43亿元少7.31亿元。2018年度一般政府债券额度的减少,影响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投入,具体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1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89%,同比增支2.26亿元,增长57.90%。增支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工资福利支出同比增支0.4亿元;二是商品服务支出同比增支1.5亿元,主要是安排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相关经费0.18亿元,安排驻村工作队、村级组织第一书记等相关工作经费同比增支0.2亿元,安排各项政务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更新维护经费同比增支0.17亿元,编制项目规划及前期工作经费同比增支0.15亿元,安排政法委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项目经费0.13亿元,安排各项商贸推介、宣传经费同比增支0.1亿元;三是资本性支出同比增支0.23亿元,主要是支付上级下达处置走私冻品、活体牲畜经费0.17亿元,上年同期无同类专项资金下达。
2.国防支出20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同比减支806万元,下降79.57%。减支原因是2017年拨付人防指挥所建设经费413万元及国防建设相关经费350万元,今年无此类项目支出。若剔除建设类支出不可比因素,国防支出基本与上年持平。
3.公共安全支出完成4.5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同比减支0.17亿元,下降3.58%。减支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一般新增债券对消防训练基地、强制隔离戒毒所、拘留所及看守所等重大建设项目安排0.66亿元,2018年建设项目投入同比减少0.45亿元。
4.教育支出5.4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84%,同比减支0.86亿元,下降13.61%。支出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债券资金安排教育项目经费减少额度较大,2017年地方政府债券安排教育项目经费1.18亿元,而2018年因上级下达市本级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减少,只能安排教育项目0.21亿元,比2017年减少0.97亿元。若剔除不可比因素,教育支出实际同比增支0.11亿元,增长2.14%。
5.科学技术支出0.2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同比减支0.85亿元,下降76.14%。主要是2017年一般新增债券安排了企业技改升级、工业园区和技术研发的奖励和扶持,以及加快清理暂付款项等一次性项目支出的不可比因素,2018年难以保持持续增支。其中:2017年本级财力安排冲销百矿扶持资金用于冲销历年暂付款0.48亿元、一般新增债券百万亩芒果品种改良技术推广实训基地项目经费0.15亿元、南菜北供冬菜园建设0.09亿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经费0.08亿元。剔除这些不可比因素后,2018年市本级科技支出实际增长41.23%。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85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同比减支252万元,下降3.54%。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同比增支0.37亿元,增长10.61%。增支主要原因为兑现上级下达老年养护院建设专项3600万元导致社会福利科目大幅增长。
8.医疗卫生支出2.6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37%,同比减支0.49亿元,下降15.81%。主要减支因素是2017年从一般政府债券投入医院基建项目0.3亿元,2018年无此项投入,且随着各类医院基建项目相继完工,财政资金投入相对减少。
9.节能环保支出2.3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00%,同比减支0.1亿元,下降4.25%。主要是自治区通过清算核减了2016年下达的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0.77亿元造成减支。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8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同比减支2.36亿元,下降37.81%。减支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通过新增债券和盘活存量等方式消化历年借垫款,其中2017年从一般政府债券资金安排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投入2.56亿元,而2018年仅安排0.3亿元,同比减少2.26亿元,导致各项目投入大幅减少。
11.农林水事务支出3.1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5.32%,同比增支0.35亿元,增长12.74%。增支的原因主要是确保大中型水利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支持农村金额改革,其中仅安排农村普惠金融专项补助就同比增支0.28亿元。
12.交通运输支出1.3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同比增支0.74亿元,增长121.65%。支出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其中安排田林-西林高速公路建设专项0.5亿元、下荣至水弄公路专项建设资金0.19亿元以及拨付右江区大同村至那荷屯公路专项建设资金0.23亿元。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0.77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同比减支0.36亿元,下降32.16%。主要是一次性支出因素造成同比的减支,2017年自治区下达的安全生产监督专项资金0.31亿元,2018年自治区仅补助0.03亿元,同比减少0.28亿元。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0.5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7.84%,同比减支0.05亿元,下降8.42%。主要是2017年奖励2016-2017奖励培育首次上限入统(限额以上)企业经费0.06亿元,2018年无该项支出项目安排。
15.住房保障支出0.5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78.01%,同比减支1.88亿元,下降76.20%。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0.45亿元,同比减支0.99亿元,下降68.81%,主要是2017年兑付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较大,而2018年项目资金支出大幅减少;2017年一般政府债券资金安排保障房项目建设支出0.22亿元,2018年仅安排0.13亿元,同比减少0.09亿元。
16.债务付息支出2.8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同比增支0.42亿元,增长17.01%。增支的原因主要是地方政府债券规模不断增大,负担的债务利息也随之增加。
(四)转移性支出决算情况
市本级转移性支出由上解上级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调出资金等构成。
1.上解上级支出-850万元,比上年减少870万元。2018年市级上解自治区支出7725万元,右江区和市管县上解市级8575万元(含平果县上解7200万元、2017年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清算退回604万元),两者相抵,市本级反映上解上级支出为-850万元。
2.债务还本支出17.09亿元,全部为自治区代理发行置换债券还本支出。
3.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48亿元,统筹安排用于离退休生活补助等增支项目。
(五)预备费使用情况
2018年,市本级年初预算安排总预备费4000万元,其中预备费3000万元、民族机动经费1000万元,全年动用完毕。预备费主要用于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驻村工作经费1150万元、2018年救灾物资采购及向台湾花莲县地震灾害给予紧急援助经费35万元、涉密领域国产化替代工程专项经费220万元、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活动筹备工作经费397万元以及其他民生等各项急需开支的项目1198万元;民族机动经费主要用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经费200万元、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42万元、“百色芒果”专场推介活动经费186万元以及其他急需开支的项目支出572万元。上述支出均已反映在相关支出科目中。
(六)三公经费使用情况
根据汇总市本级预算单位报送的2018年度部门决算,2018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含年初预算、当年追加)安排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简称“三公”经费)支出合计3135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决算数增长5.73%,比年初预算数减少606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392万元,同比下降31.83%;因公出国(境)经费220万元,同比下降16.0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522万元,同比增长18.52%(其中车辆购置费486万元,同比增支398万元,增长452.27%,车辆运行费2036万元,同比减支4万元,下降0.2%)。车辆购置费同比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2017年公车改革期间,单位禁止购买公务用车,2017年车辆购置费基数较小;二是公车改革后,公务用车编制压缩、车辆减少,公车使用频率变高,车辆磨损快,车辆报废速度加快,因而车辆购置需求和支出随之升高。市本级2018年“三公”经费比上年增加主要是车辆购置费增加导致的。
(七)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资金安排情况
主要情况如下:一是全力支持社会保障和医疗建设等支出。市本级安排6849.3万元补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其中补充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6000万元、补充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849.3万元;安排离休干部医疗费补助1000万元。二是大力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投入。其中安排1.11亿元支持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经费425万元、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经费5300万元、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大楼建设项目经费1329万元、市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工程款1500万元、市中医医院住院楼和培训楼项目建设费2500万;安排市右江民族博物馆消防系统提升改造项目经费100万元;安排百色干部学院二校区项目建设资金500万元;安排幼儿园、小学、中学、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5848万元;安排百色起义纪念园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建设资金5000万元;安排体育中心二期项目工程款4500万元;安排百色市三馆一中心项目经费680万元;安排电视台及广播台设备更新改造与维护经费1346万元。三是大力支持公共安全方面建设。投入5065万元用于开展公安派出所、戒毒所、拘留所、看守所、法院、检察院技术用房、人防指挥所等项目建设;安排市人民检察院电子检务工程二期建设经费550万元;百色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1300万。四是大力支持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安排百色市翔云路西段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经费809万元;安排1763万元投入市区道路、百东新区路网、市政环卫绿化排污、污染防治等方面项目建设。五是加大工业、农业投入。安排653万元用于升级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经费;安排广西百色国家级“南菜北供冬菜园”核心区建设项目400万元;拨付工业园区2000万元,支持园区污水管网及循环化系统、道路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大力支持各县(市、区)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建设。安排中小学校建设及教育补助配套307万元;安排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1550万元;安排农村危房改造项目配套资金1346万元;安排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352万元;安排扶贫小额信贷贴息资金514万元;安排其他农业产业项目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补助资金2726万元。
(八)结余结转资金使用情况
2018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上年结转专款2.01亿元。年度执行终了,上年结转专款安排的支出1.87亿元,专款执行率达93.24%。
(九)预算调整情况
根据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调整方案,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调整增加收入12.45亿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增加10.29亿元,发行政府一般债券增加债务收入0.55亿元,其他如下级上解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等共计1.61亿元;并相应增加财政支出12.45亿元,其中:增加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63亿元、上解自治区支出11万元、对县(区)补助支出0.47亿元,调减债务还本支出0.65亿元。
按照上述收支变化情况进行调整后,2018年市本级总收入与总支出各安排58.89亿元,比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年初预算数各增加12.45亿元,增长26.81%,收支平衡。
年度预算执行终了,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支决算数低于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的调整预算数1.54亿元,变动项目主要是上级专项转移支付和债务(转贷)收入等。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预算监督条例》,上级追加专款增加额不包括在需本级人大批准的调整预算范围;同时置换债券增减额不致使原人大批准的总支出预算数发生变化,或者使市本级债务余额突破经市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债务限额,因此,上述情况无需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十)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执行情况
市本级无对县级税收返还支出。2018年,市对县(市、区)转移支付支出2.99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1.4亿元,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59亿元。
(十一)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和使用情况
2017年底,市本级财政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存量为4777万元。经百色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2018年市本级财政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777万元统筹安排用于弥补人员经费缺口等支出。2018年底,市本级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636万元后,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存量为5636万元。
第二部分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情况
2018年,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2.3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100.01%,同比减收3.42亿元,下降13.28%。基金预算收入增减的主要因素:一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20.40亿元,同比减收3.26亿元,下降13.78%,主要是旧城区可供土地逐年减少、土地出让金调入公共预算比重逐年加大、土地收储成本逐年增高等因素影响;二是随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收,市本级计提的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相应减收2566万元,下降20.20%;三是落实国家降费减负政策,取消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和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导致此两项收入分别同比减收260万元和99万元;四是污水处理费收入完成4536万元,同比增收549万元,增长13.77%。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情况
2018年,市本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1.74亿元,完成年度预算96.58%,同比增支3.03亿元,增长16.22%。基金支出增减的主要项目:一是城乡社区事务同比增支2.32亿元,增长13.87%。主要是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大幅增长拉动城乡社区支出同比增长,2018年新增专项债券9.2亿元,同比增支8.2亿元;二是其他支出同比增支314万元,增长7.77%,其中安排上级下达彩票公益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0.31亿元、彩票发行销售机构业务费安排的支出0.1亿元、地方原墙改资金补缴部分支出0.03亿元;三是债务付息支出同比增支0.67亿元,增长45.31%,主要是由于大规模置换专项债券后,相应在政府性基金列支的债务利息支出大幅增加;四是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农林水支出等支出因上级专款减少同比分别下降31.08%、66.67%、49.20%。
第三部分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73.8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0.38%,同比增收13.45亿元,增长22.27%,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原在县级统计的新农合基金合并到市本级统计导致。其中:1.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5.56亿元,增长13.65%,主要是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增加以及对企业历年欠缴进行清缴带来增收。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74亿元,增长90.06%,主要是2018年我市完成了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支费用清算,故此基金收入同比大幅增收。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3.02亿元,增长18.65%,主要是缴费基数和参保人数增加带来增收。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8.09亿元,增长24.16%,此项基金增收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后,由权责发生制记账改为收付实现制记账,2017年收取的保险费在2018年确认收入,2018年底收缴的2019年基金在2018年确认收入,因此收入同比大增;二是个人缴费标准和政府补助金额提高带来的增收。5.工伤保险基金收入0.79亿元,增长27.66%,主要是建筑业按造价合同金额缴纳工伤保险的基金同比增加及参保人数、缴费基数增加带来的增收。6.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17亿元,增长46.78%,主要是五险合征,单位对历年欠费进行补缴,事业单位和之前未参保企业均参保,使得收入大幅上涨。7.生育保险基金收入0.47亿元,增长20.03%,主要是国家实行二孩政策后,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增加带来增收。
2018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56.60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6.91%,同比增支7.24亿元,增长14.54%。其中:1.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1.32亿元,增长8.29%,增支的原因是离退休人员同比增加、养老保险待遇有所提高。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72亿元,增长100.10%,增支的原因是2018年我市完成了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收支费用清算,另外按照桂人社发[2018]26号的规定,我市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同比增加182.12元。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9.12亿元,增长5.17%,增支的原因一是随着全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不断的开展,我市异地住院看病人数增多,我市行政区范围内取消了各县(区、市)在市城区住院增加参保人自付比例;二是2018年我市基本医疗政策对个人账户支出范围有所增加,因此个人账户基金支出也相应增加。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0.06亿元,增长14.59,主要是2018年人均购买大病保险费由原来的26元每人提高到了30元每人,且我市居民慢性病政策范围扩大、标准提高,故而费用支出随之增加。5.工伤保险基金支出0.42亿元,增长10.32%,增支的原因是享受待遇人数、重伤人数、因工死亡人数同比增长。6.失业保险基金支出0.58亿元,增长31.73%,主要是2018年失业人员待遇进行了大幅调整,人均失业金增长30.98%,导致失业保险金支出增多。7.生育保险基金支出0.77亿元,增长8.44%,主要是国家实行二孩政策后,生育二孩的人数增加,领取生育津贴的人数相应增加。
第四部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19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9.68%,同比增长171.15%,全部为企业上缴利润收入,其中:百矿集团780万元,右江水务公司102万元,百色开发投资集团公司960万元,德保铜矿91万元以及百色电力公司266万元。加上上年结余61万元,本年可执行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合计2260万元。
2018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686万元,完成预算的45.58%,比上年增长1.6%。支出主要情况:一是安排当年预算支出705万元,用于企业改革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费用支出225万元,百矿集团煤电铝项目补助经费400万元,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经费等其他支出80万元。二是冲销相应科目支出19万元。
第五部分 市本级政府债务情况
2018年末市本级政府债务余额173.2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0.68亿元,专项债务82.61亿元)。自治区核定市级(含市管县和右江区)2018年政府债务限额246.2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51.97亿元,专项债务94.24亿元),经市政府同意,市本级2018年政府债务限额175.7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2.1亿元,专项债务83.64亿元),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不超过自治区核定的债务限额。
2018年市本级举借政府债务43.9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9.77亿元,专项债务24.17亿元)。从举借债务来源看,新增政府债券资金10.32亿元,政府置换债券资金31.94亿元,向亚洲发开银行提款举借债务0.85亿元,债务转移增加债务0.83亿元。
2018年市本级偿还政府债务本金33.5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18.15亿元(含财政资金偿还0.12亿元、单位自有资金偿还0.23亿元、债券置换17.8亿元),专项债务还本15.44亿元(含单位自有资金偿还0.46亿元、债券置换14.97亿元),政府债务付息5.04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付息2.88亿元,专项债务付息2.16亿元)。
2018年市本级政府债券支付发行费0.05亿元(其中,一般债券发行费0.02亿元,专项债券发行费0.03亿元)。
2018年市本级举借的政府债券42.26亿元中(不含外贷和债务转移债务),从发行期限看,5年期24.42亿元,7年期17.84亿元。从债券利率看,5年期利率为3.83%,7年期利率为4.1%。
2018年举借政府债务的使用情况。2018年市本级政府债券资金实际支出42.26亿元。一是新增政府债券支出10.32亿元,支出进度100%,市本级政府债券依法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性住房项目0.13亿元,城市道路、污水处理等市政项目建设0.28亿元,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1.98亿元,土地储备7.5亿元,农林水支出0.04亿元,公共安全部门项目建设0.24亿元,其他基础性公益性项目0.16亿元,极大地发挥了新增债券支持我市公益性项目建设的积极作用;二是政府置换债券支出31.94亿元,置换进度100%,全部用于置换存量政府债务本金。通过申请置换债券置换存量政府债务,通过存量债务的置换,不仅延长债务还本时限(延长5-7年不等),缓解到期本金压力,有效化解了政府存量债务风险,又减轻了政府财政偿债压力,经初步计算,市本级获得的置换债券可以使我市以后每年节约利息支出约1.44亿元,政府债务置换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落实人大批准预算决议有关情况
2018年,市本级财政部门按照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要求,积极推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力支持经济平稳增长,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规范预算管理,扎实推进依法理财,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着力培植财源,促进稳增长。
一是地方财政投入2400万元加大支持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多方筹集资金,全力支持铝二次创业。安排铝二次创业各类项目扶持资金2131万元,重点研究和推进一批煤(水)电铝一体化项目建设。三是落实招商引资激励政策,加快总部企业落户百色。落实市政府《关于印发百色市本级鼓励总部经济发展若干规定》的相关政策,做好广西大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广西大华智城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总部经济企业的评审认定工作,兑现政策奖励资金491万元。四是安排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600万元,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增加服务业投资,促进我市服务业发展。五是落实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及融资成本。预算安排200万元,支持企业节能减排。拨付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1731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预算安排补充担保金200万元,使“惠企贷”担保池资金总额达6596万元,增加本地中小企业6.596亿的融资额度,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六是草拟并报市人民政府同意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的若干措施》,认真组织落实国家、自治区、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及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我市企业的税费成本,规范涉企税费征管,营造公平、稳定、透明的税费营商环境,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狠抓收入征管,全力促进财政收入增长。
财政部门在认真落实“稳增长”、降成本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培植财源的同时,积极做好收入征收管理,围绕全年财政收入工作目标,密切与各收入征管部门工作配合,积极汇报,主动作为,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结构性减税、清费减负政策全面落实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全力抓好组织收入工作的落实,千方百计挖潜增收,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均衡入库,有力促进全市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18年市本级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8亿元,完成年初市人大通过全年财政收入预算24.48亿元的101.02%。
(三)着力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民生和重点领域支出。
多渠道筹集资金,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扶贫投入,以及支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民生方面投入。2018年市本级民生支出投入29.2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额达74.32%,比上年减少1.21亿元,下降3.97%。在一般新增债券额度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一般预算支出不可避免缩减,民生支出规模不可避免随之下降,但是民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比上年提高3.36个百分点,在预算盘子缩减的情况下,民生投入仍然保障有力。
(四)完善政府债券管理体系,积极防范债务风险。
一是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设。组织开展债务风险排查和化解债务风险工作,进一步强化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二是强化债务限额管理。在自治区核定市级政府债务限额范围内,规定政府债务举借不能突破批准的限额,依法设置了市级政府债务“天花板”。三是加大债务置换力度。根据已经制定的政府债务3年置换计划(2016-2018年),协调做好债务置换协议签署工作,确保在债务置换政策期限内均衡完成置换。四是加快债券资金兑现。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券资金分配和使用管理。狠抓项目推进,完善政府债券审批拨付流程,及时向市人大和政府汇报债券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建立灵活调整新增政府债券使用机制,有力促进政府债券资金支持“稳增长”的积极作用。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
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通过提前编制预算、规范预算运作程序、实行综合预算、完善预算体系、细化预算编制、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等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工作,加大四本预算的统筹力度。二是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在预决算信息公开统一平台(或专栏)上严格按要求公开预决算信息。同时,切实推进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不断完善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三是全力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根据上级工作部署,积极配合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各项工作。四是继续加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力度。2018年市本级全面清理了公共财政预算以及中央、自治区财政转移支付安排形成的结余结转资金,共收回各项财政存量资金2.22亿元,重新安排支出2.22亿元,支出进度100%。收回的资金主要统筹用于扶贫项目等民生支出、急需安排的重大项目支出等,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五是完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通过聘请自治区中介机构及我市预算绩效管理专家库专家,对市本级已申报的128个项目、97个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进行评审,此次评审工作覆盖市本级一级预算单位,涉及项目资金3.76亿元。经过专家组的审查和指导,市直单位编报预算绩效目标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六是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一方面完善电子化管理制度,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电子化管理。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试点改革范围,截至2018年11月16日市本级将全部预算纳入电子化改革范围,实现了自治区要求的2018年市本级电子化改革全覆盖的改革目标。七是强化政府采购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全力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服务和监督工作。2018年市本级实施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共 110个,投入预算资金6989.75万元。八是进一步推进PPP项目开展,2018年市本级推出9个PPP项目,总投资 296.51亿元。
2018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收支较好地完成了年初预算目标,但在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而财政支出刚性增长需求大,收支矛盾进一步凸显,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二是非税收入占比偏高,形成的可用财力少,收入结构仍需优化;三是财政支出进度不均衡,专项资金支出进度偏慢,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预算绩效管理仍需强化;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任务艰巨复杂,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尚待清晰;五是市本级以及个别县债务规模和偿债压力较大,潜在的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六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国有企业管理改革需要进一步加强等。
三、关于2017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相关问题的整改情况
市审计局在审计2017年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意见。对此,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市财政局具体组织市本级预算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关于“结转下年专款金额账表不一致涉及240万元”问题。该问题已整改,《关于下达2017年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中央专项奖补资金及自治区节能专项资金的通知》(桂财工交〔2017〕65号)追减我市本级节能专项经费240万元,实际应为追减田阳县整顿关闭煤矿专款240万元,现已下达《关于上解自治区整顿关闭煤矿结算资金的通知》(百财企[2018]16号)文件,通过年终决算办理。
2.关于“新增债券资金支出进度慢,共有1171.31万元未拨付”问题。已完成整改,截止2018年12月31日已全部支出。
3.关于“向高能耗企业拨付电补贴520.44万元”问题。
此项补贴为政策性补助。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促进我区铝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案的通知》(桂工信运行〔2013〕40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2014年促进我区铝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案的通知》(桂工信运行〔2014〕917号)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2015年促进我区铝工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案的通知》(桂工信运行〔2015〕734号)文件精神,2013-2015年期间,我市应承担银海铝业公司用电奖励配套资金4480.54万元。因市本级财力紧张,2013-2015年均无财力安排配套资金。2016年市本级财政安排银海铝业公司2015年用电奖励市本级配套资金309.56万元,剩余2013-2014年应配套资金合计4170.98万元未能安排。根据中央要求兑现政府对企业扶持政策承诺的有关会议精神,2017年6月,为保障我市铝工业的健康发展,维持我市工业增长的基本点,确保我市工业税收稳定,兑现以前年度自治区政府出台文件精神,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本级财政从收回的财政存量资金安排银海铝业有限公司以前年度用电奖励资金520.44万元。
4.关于“未及时下达使用生态保护专项资金13062万元”问题。已完成整改,目前资金已分配下达。
(二)“部门预算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
1.关于“相关部门挪用项目专项资金220.64万元”问题。
一是教育局将29.40万元“国培计划”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化考点建设项目:市教育局原用错指标,已调整账务。将30万元国家助学贷款中央奖补资金用于日常差旅费、聘用人员工资等支出:市教育局决定从2018年即将下达的非税综合项目经费中拨付30万元给资助办使用,做到规范化管理,专款专用。二是市国土资源局将‘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经费’用于支付扶贫租车费、保安服务费等支出96.90万元。”情况属实。今后,市国土资源局将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严格按照上级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使用资金。三是市文新广电局挤占“三区”文化人才专项资金1.19万元用于办公经费:已将占用资金上缴国库;将“村两委培训班”项目资金用于本系统在职人员上海交大行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支出15.11万元:根据桂财教[2017]64号《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有关规定,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符合此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四是将“村两委培训班”项目资金用于文化遗产日广告费支出6.49万元:单位已进行账务调整。
2. 关于“违规开支福利费用4.10万元”问题。该单位已将笔开支全部退回单位基本户,并承诺以本次整改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八项规定,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3.关于“部分单位预算项目执行率低”问题。今后将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加快项目实施,提高资金预算执行率,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4.关于“部分单位非税收入未及时缴库142.74万元”问题。各涉及单位已按要求整改,足额上缴国库,在今后工作中,将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5. 关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擅自调剂使用预算资金7万元”问题。今后一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对预算资金加强管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
6. 关于“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广电局购买办公耗材未办理政府采购手续”问题。购买办公耗材10.36万元未办理政府采购手续已无法补办,单位承诺在后续的政府采购活动中,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
7.关于“零余额账户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
相关单位已落实整改,并制订了《百色市文化和新闻出版广电局内部控制管理暂行办法》,将内控制度落实到位,加强现金管理,减少现金支付,杜绝类似问题发生。
四、下一步财政工作打算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按照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和市人大有关决议要求,在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预算法》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努力完成全年财政收支预算,确保实现财政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
(一)提高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能力。
一是严格按照《预算法》、预算监督条例和其他财政法规,认真细致做好年度预算编制工作,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二是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支持自治区和全市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领域改革,认真贯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三是健全财政预算管理机制,推进完善财政运行机制,为依法理财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进一步规范理财行为,提高依法理财能力。
(二)抓好财政收支组织工作。
一是加强经济财政运行监测分析和预研预判,加强财政收入征管,加强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征管,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统筹力度。二是切实做好财政支出预算执行工作,狠抓支出进度管理,完善支出进度考核办法,强化进度考核、通报、约谈、督查、绩效考评等措施,督促预算单位落实支出主体责任。三是全面清理结转结余资金,对预算执行进度或预计年内无法形成支出的项目,及时调整用于其他急需保障的项目,避免资金沉淀。四是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非刚性、非急需支出事项,将有限财力集中用于保障重大决策落实、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改革部署和重大民生项目。
(三)继续推进财政各项改革。
一是根据中央、自治区统一部署,深化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力争在教育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二是加强对田阳、田东、平果三个市管县财政运行监控及管理;三是加大四本预算统筹力度,增加政府可用财力;四是推进研究制定市本级事业单位公车改革方案,降低公车使用成本;五是进一步加大预决算公开平台建设,规范预决算公开工作;六是扎实做好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和经济分类财政决算试编工作,改革和完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七是全面推进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促进国库资金拨付更加安全、高效。
(四)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进一步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加大力度化解存量债务风险;规范新增债券管理,加快债券资金支出进度。完善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加强政府或有债务监管,不断深化 PPP管理改革,切实履行财政职能,做好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资金筹措等管理工作。
(五)强化财政监督。
进一步加大对重大财税政策落实、部门预算执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保障财政运行全过程的依法依规。重点做好脱贫攻坚、支农、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节能环保及社会保障等领域资金管理使用及“三公”经费的监督检查,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更加安全、规范、有效。加强与外部金融、纪检、税务、审计等相关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提升监管合力,最大限度地放大监督成效。
附表:2018年百色市本级财政收支决算表.xls
关联文件: